Coach8 You are in our Global Site Coach8
Coach8
Coach8
“概念隐喻”理论兴起的动因

“概念隐喻”理论兴起的动因

联系我们

iecl企业教练认证课程


邵钦瑜,冯 蕾 (北京交通大学 语言与传播学院)


摘要:“概念隐喻”是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 1980b)所著《我们藉以生活的隐喻》的核心理 论。“概念隐喻”理论兴起的动因源于反思传统隐喻理论;质疑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探讨;融合哲学思考中的分 裂概念。“概念隐喻”理论辩证地汲取了传统隐喻理论对隐喻作为修辞、语言与思维关系及哲学思考三种研 究成果,并将人对自然的体验融入到这三方面理论探索中,从而开启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视角,解密了语言背 后的思维方式,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新思路,更为“概念隐喻”理论引发的体验主义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由莱考夫和 约翰逊二人提出。1980 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哲学 杂志》(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发表他们的第一 篇 有 关“ 概念隐喻 ”的 论 文“ 日常语言中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in Everyday Language)”[1]。在 同年出版的合著 《我们藉以生活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莱考夫和约翰逊又对“概念隐喻”进 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将其扩展为“体验主义(ex原 perientialism)”。

“概念隐喻”理论一经提出,在语言学界、哲学界 和心理学等各学科领域引起震动。它不仅影响了与 语言有直接关系的词典编纂、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 更激发了那些从事隐喻理论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 研究和哲学思想研究的学者们对“概念隐喻”的兴 趣。同时,莱考夫和约翰逊与其他研究者共同将“概 念隐喻”理论进一步推广,将其广泛应用于文学分析以及政治、法律和数学思想研究等领域。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也引发了部分研究者的 质疑。这些质疑或不满“概念隐喻”的仓促定义,认为 “ 概 念 隐 喻 ”定 义 不 够 清 晰 和 准 确 ;或 认 为“ 概 念 隐 喻”分类混乱、缺乏科学的依据和论证;或认为“概念 隐喻”理论缺乏足够的实证数据支撑;或认为“概念 隐喻”无法解释抽象概念[2]。然而,这些质疑却无法抹 杀“概念隐喻”理论对语言学界和哲学界的创新贡 献。是什么原因让“仓促”而成的《我们藉以生活的隐 喻》一书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开山之作?是什么原因使 得不完美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随后的体验主义哲 学和认知语言学被学界接受?解读《我们藉以生活的 隐喻》,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在于“概念隐喻”在继承 和发展语言学和哲学界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拓展了 这些理论的研究视角和思路,使得与之相关的研究得以向前推进。

莱考夫和约翰逊坦承“概念隐喻”的提出不是 “ 空 穴 来 风 ”[ 3 ] 2 3 9 - 2 4 0 ,而 是 受 到 了 语 言 学 家 、哲 学 家 及 心理学家等诸学科研究的启示。建立在反思传统隐 喻理论,质疑语言与思维关系以及融合分裂的哲学 思考基础之上,“概念隐喻”理论将“人对自然的体验”和“人与自然的互动”融入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 不仅成就了认知语言学的开山之作 《我们藉以生活 的隐喻》,将隐喻理论的认知视角的研究推进一步; 澄清了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隐喻是解密语言背 后思维方式的利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后来体验主 义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 通 过 解 读 该 书 主 要 内 容 ,分 析“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兴 起 的 理 论 动 因 ,以 期 解 释“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对 语 言 学 和 哲学理论发展的贡献。

iecl企业教练认证课程



一、反思传统隐喻理论


(一)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 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之前,传统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亚里士多德在其两 部有关语言的著作《修辞学》、《诗学》中,都阐释了隐 喻是语言的修辞现象,并认为隐喻的产生源于事物 之间的比较,故被称为隐喻的“比较论(comparison theory)”,即“将一种事物比作另外一种事物”。昆提 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在“比较论”的基础 上提出了隐喻的“替代论 (substitution theory)”,即“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这两个脱 胎于同一种理论模式的隐喻理论都只是从语言的角 度分析了隐喻,即隐喻的表面现象,而未能挖掘隐喻 的成因,这也使得有关隐喻的研究在欧洲黑暗的中 世纪逐渐消减,并趋于灭亡。莱考夫和约翰逊敏锐地 看到了持隐喻“比较论”和“替代论”的学者对隐喻解 释的致命谬误:
历史上,有四个主要的历史障碍阻扰人们去理 解隐喻思维的本质及其内涵,它们是对隐喻的四个 错误观点。在西方传统中,这些至少都可以追溯到亚 里士多德。第一种谬论是隐喻是词语之事,而非概 念;第二种谬论是隐喻以相似为基础;第三种谬论是 所有的概念都是文字之事,并不涉及隐喻;第四种谬 论是理性的思考与大脑和身体的本质无关。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对传统隐喻理论进行批判的 基础上,提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概 念,并存于我们的生活中。他们认为:对于多数人而言,比喻是一种诗意的想象与修 辞性修饰的技巧—— 一种与日常语言迥异的表现。 加之比喻被视为纯属语言的特色,属言辞方面而非 思想或行为方面;因此,多数人便认为平常日子并不 需要隐喻。我们的发现恰恰相反,隐喻在日常生活中 普遍存在,遍布语言、思维与行为中,几乎无所不在。 我们用以思维与行为的概念系统,其本质在基本上 是隐喻性的。

可以说,“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之前的隐喻研究 始终未脱离将其看成是一种有关语言的研究。莱考 夫和约翰逊颠覆了学界对隐喻的认识观,将传统隐 喻理论的观点从修辞学的研究领域引领到思维的领 域。他们对将隐喻的分析不再只拘于语言现象,而是 推广至概念和思维。分析《我们藉以生活的隐喻》,笔 者发现尽管莱考夫和约翰逊对传统隐喻理论提出了 批 判 ,但 无 论 是“ 比 较 论 ”还 是“ 替 代 论 ”的 隐 喻 观 都 对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隐喻认知观都有启发:首先,“ 比 较 论 ”和“ 替 代 论 ”隐 喻 观 中 的 相 似 性 为“ 概 念 隐 喻”理论中的两个域的提出提供了思路;其次,“比较 论 ”和“ 替 代 论 ”中 对 人 类 理 性 思 考 的 忽 视 恰 恰 为 认 知论的产生提供了可发展的空间。“概念隐喻”理论 将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作为隐喻理论研究的对象,而 非单纯的语言现象。“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日常生活 普遍存在隐喻,这也为之后莱考夫和约翰逊的体验 主义哲学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隐喻是人对自然的体验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对自然体验的不同使得 人类思维方式有了差异。有关隐喻与人的体验的研 究,20 世纪中期的理查兹在其著作《修辞的哲学》中 提起过。理查兹认为隐喻是人与自然互动的一个产 物 ,但 未 有 更 深 的 讨 论 。理 查 兹 的 隐 喻 观 被 认 为 是隐喻的“交互论(interactionist theory)”。“交互论” 的隐喻观已承认隐喻不仅仅是语言自身的事情,并 将对隐喻研究的视角从对语言的研究转向人与自然 互动的研究上。尽管莱考夫和约翰逊未明确提及“交 互论”对他们理论的影响,但“交互论”所倡导的将人 与自然的互动和对自然的体验考虑在隐喻理论的研 究中的观点将隐喻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领域。研 究者不再将隐喻看作是修辞的问题,而转而思考隐 喻在语言运用中的更大作用。莱考夫和约翰逊汲取 了“交互论”中提出的“投射”以及人与自然互动的观 念,从而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莱考夫和约翰逊通过对比较论和交互论的继承 和批判,逐渐看清了隐喻的概念特征以及其在思维 中的作用。他们认为“隐喻的本质是根据甲事物来理 解和体验乙事物”,并通过对隐喻和转喻的区分进一 步阐述了隐喻的本质:

隐喻有两个域 :目标域( 由即刻的主题构成 )和源域,重要的隐喻推理发生于此并能提供在理智中 使用的源概念。隐喻语言在源域中有字面意思。并 且,一个隐喻映射是多重的,就是说,两个或多个因 素映射到两个或多个因素上。图示结构被保留在映 射中——容器的内部映射到内部,外部映射到外部; 动作的源映射到源,目标映射到目标,等等。转喻只有一个域:即刻的主题。只有一种映射; 典型的转喻源映射到转喻目标(参照)以便域中的一 个项目能代替另一个。

总 之 ,莱 考 夫 和 约 翰 逊 提 出 的“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打开了有关隐喻研究的新视角。研究者已不再囿于 对语言本身的观察,而将视野转向了研究人对自然 的体验而产生的思维的影响。在借助有关隐喻的传 统 研 究 基 础 上 ,莱 考 夫 和 约 翰 逊 提 出 的“ 概 念 隐 喻 ” 从更客观的角度解释了人类语言中隐喻的普遍性和 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人类相同或相近的思维方 式是由于人对自然的体验相同或相近,而人类不同 的思维方式是由于人对自然的体验不同。


二、质疑有关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同样受到有关语 言和思维关系研究之影响。如同隐喻理论的研究,语 言和思维关系的研究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不论是 西方世界的“名实”之争,还是古代中国的“名物”之 辨,本质上都体现了一种认识世界的看法,反映出古 代先哲对于外部事物、内在心智、语言工具之间相关 性的一种朴素的认识[5]。维果斯基从心理学的视角总 结有关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研究时提出:以往关于思维与语言的研究表明,从古至今提 出的所有理论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思维与 言语的同一(identification)或联合(fusion),另一个方 面则是同样绝对的、几乎是形而上学的分离(dis原 junction)和隔断(segregation)。无论是用纯粹的方式 表示上述两种极端理论中的任何一种理论,还是把 两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中间立场,都处在两极 之间轴的某一点上,一切有关思维与语言的理论都跳不出这一圈子。[6]2 此阐述基本概括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各学科学者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 的两个主流看法。这些理论看似与“概念隐喻”理论 无 关 ,但 这 些 观 点 都 对“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的 提 出 起 到 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在 西 方 文 明 中 ,重 视“ 义 理 ”的 柏 拉 图 认 为 思 维 等 同 于 语 言 ,而 重 视“ 考 据 ”的 亚 里 士 多 德 却 认 为 思 维在语言产生之前就已存在,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 现,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种争论引发了二十世纪 之前的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研究,一些哲学大师洛克、 笛 卡 尔 、康 德 、赫 尔 德 、洪 堡 特 对 此 问 题 的 研 究 有 相 当大的影响。语言相对论的实证者鲍尔斯、萨丕尔、 沃尔夫受洪堡特[7]1-20 对爪哇岛上卡维语的研究影响 开展了以印第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言与思维关系的 实证研究,其理论也被后人冠以“萨丕尔-沃尔夫假 说”,即语言相对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萨丕尔和沃 尔夫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结论不仅有语言相对论的 概念,更持有语言的普遍主义思想[8]。无论是洪堡特 的“有限手段被无限运用”,还是萨丕尔[9]32 及沃尔夫 对人类语言反映思维的一同性上来看,语言相对论 不能代表他们的全部思想。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 藉以生活的隐喻》“致谢”中提到他们的思想受到萨 丕尔和沃尔夫的影响。可以说,“概念隐喻”理论的提 出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解决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问题。 从莱考夫和约翰逊借“概念隐喻”理论展开的对真理 问题的解释来看,莱考夫和约翰逊不是从语言和思 维两个点来讨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而是借助充斥 于人类生活的“概念隐喻”解释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 关系,即“概念隐喻”能够解密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受制于人类对自然的体验。

首先,“概念隐喻”理论要填补的是研究界对“人 的体验”影响人的思维的忽视。当乔姆斯基力图解决 柏拉图问题、笛卡尔问题和洪堡特问题时,莱考夫与 约翰逊一道转而研究如何回答洪堡特问题和亚里士 多德问题。表面上来看,莱考夫走上了一条与乔姆斯 基相反的道路,但实际上莱考夫和约翰逊与乔姆斯 基都是在解决洪堡特问题,都要通过有限的手段表 达无限的思想,只不过莱考夫和约翰逊更关注的是 语言如何反映思维的方式,而乔姆斯基关注的是句 法,更多关注的是语言的自治性。尽管两个派别的研 究看似互不相干,但不得不承认是乔姆斯基的研究激发了后来的两位学者,尤其是引起莱考夫对人类 认知的重视,而莱考夫和约翰逊也通过“概念隐喻” 所引发的认知语言学将两代认知科学划分。

其 次 ,莱 考 夫 和 约 翰 逊 借 助“ 概 念 隐 喻 ”将 语 言 背后的思维方式受到人类对自然的体验的理论显现 出来。《我们藉以生活的隐喻》一书没有直接呈现这 样的思想动因,但在维果斯基的《思维与语言》一书 中,我们发现维果斯基没有将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放 在两个极端的对立上,而是将两者置于一个轴上,即 后来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理论 (Socialcultural Theo原 r y )”的 主 要 观 点 。 维 果 斯 基 认 为“ 既 作 为 概 括 化 的 思 维又作为社会交际单位的词义概念对于思维与语言 的研究具有无可估量的值”。维果斯基的观点实 际上已经开始在探讨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正如布 鲁纳所说“维果斯基把一种历史观引入了对思维如 何发展的理解,以及对思维究竟是什么的理解之 中”[6]5。遗憾的是尽管维果斯基通过分析皮亚杰、斯 特恩对语言的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概念的形成和发 展,他已将人类的思维方式考虑,并试图通过寻找思 维方式的办法解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但对思维方 式没有给出一个能够合理解释。莱考夫和约翰逊未 明述“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是否受到“社会文化理 论”观点的影响,但“概念隐喻”理论比“社会文化理 论”更清晰的表达了语言背后思维方式的形成。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逐 渐 用 概 念 整 合 理 论 丰 富“ 概 念 隐 喻 ”,并 借 助 神 经 科 学的研究分析人的思维和认知,而维果斯基更注重 人类文明对人的思维和语言的影响。从这一点上,被 后人称为“社会文化理论”的学说要略胜“概念隐 喻”。如果“概念隐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从人类文 明的沉淀对语言思维的影响展开更多的研究,比如, 进一步探究人类在自然的生活何以影响人类的思维 方式,生存环境对一个人思维方式的影响,而非偏爱 神经科学,也许会将探索语言背后思维方式的进程 加快。

综上所述,以往有关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研究将 人类的体验置之不理,导致了将语言和思维割裂开 研究。“概念隐喻”理论没有将语言与思维武断的分 开,而是将两者用人类对自然的体验联系起来,从一 个新角度尝试解决了历史上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 的困惑。业已形成的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相关研究也 给“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的 提 出 提 供 了 研 究 空 缺 ,在 填 补这个空缺的时候,莱考夫和约翰逊借鉴前人研究,开 辟了对该问题研究的一个新思路。


iecl企业教练认证课程


三、概念隐喻理论融合了分裂的哲学思考


对世界本质的看法或回答使得哲学上有了主观 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的派别之争。客观主义认为世 界是自在的,不受人类认知的影响,而主观主义认为 世界不是自在的,受到人类认知的影响。两派之争使 得哲学思潮只能愈加分裂。可是两派之间真的不能 融合吗?或者两派之间真的有势不两立的观点吗?莱 考 夫 和 约 翰 逊 从 对 主 观 主 义 和 客 观 主 义 的 分 析 中 , 探寻到哲学思潮的融合之势。

首先,莱考夫和约翰逊对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做了客观的评价。他们认为主观主义不准确之处在于 :“ 主 观 主 义 忽 略 了 我 们 的 理 解 ( 包 括 我 们 最 具 想象力的理解在内) 是基于我们在自然和文化环境中的成功运作而获得的概念系统,并且也忽略了隐喻理解涉及隐喻蕴含(理性的一种想象形式)之事实。”在评判客观主义之时,他们认为:“客观主义忽略了理解与真理必须与文化概念系统相关并且不可能被绝对中性的概念系统所限制之事实,也忽略了人类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涉及通过某类事物对另一类事物作想象性的理解。”借助这些论述,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人与世界互动时,不仅有人的经验感受,更有人的理性思考,而这种方式使得人类有了多样的语言和不同的思维,但存于人类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的成因是一致的,即体验。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体验论认为人是其所处环境一部分而非与环境分离,聚焦于人与自然环境及他人持续的互动。并认为这种与环境的互动涉及双向改变,不是你改变环境就是你被环境改变,否则你就不可能在环境中 运作。

其 次 ,莱 考 夫 和 约 翰 逊 在 提 出“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之时,大量使用了与 experience 相关的词汇,这些词 汇说明了两位作者对人的体验的重视。尽管以往的 哲 学 思 潮 中 对“ 人 ”的 考 虑 层 出 不 穷 ,但 将 人 的 体 验 置于其核心思想的研究不多。认知语言的开山之作《我们藉以生存的隐喻》 将人的体验置于了核心位 置,并在之后的研究中将其不断演化成为“体验主义 哲学”。而“体验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不仅包括“体 验”,还包括“具体(embody)”等。这些用词说明,一方 面莱考夫和约翰逊将传统哲学中的对“人”的考虑的思 想 吸 收 ,并 将 其 进 一 步 推 进 到“ 人 的 身 体 ”对 自 然 的体验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思想时因思维 方式的不同而各异。

综上所述,借助对语言中存有的“隐喻”的研究, 莱考夫和约翰逊将人类思维的方式做了彻底解释。 他们没有囿于传统隐喻理论的桎梏,没有忽视新理 论所蕴含的思想火花;他们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哲学 学派的优点,也无情抨击一些不合乎科学的猜测,并 解释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正如图 1 所示,莱考夫和 约 翰 逊 的“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的 思 想 来 源 广 泛 ,并 且 讨 论也切入了以往有关隐喻、语言与思维、哲学思潮的 致命弱点,将有关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向前推 进了一步。

iecl企业教练认证课程



从传统的隐喻研究、语言和思维关系研究以及 哲学思潮的更迭中诞生的“概念隐喻”理论将“人的 体验”置于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各学科的传统经典 研究,为解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 路,即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概念隐喻”探寻到的。尽管其理论本身还有需改进之处,理论的 发展也坎坷艰难,甚至停滞徘徊,但观其理论兴起的动因,这种解答方式已经解开了以往研究中的困惑,使得解密语言思维方式的思路更为开阔,并使得与 之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有了新进展,更推动了语 言学和哲学研究的发展。由“概念隐喻”理论引发的体验主义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因其兴起的理论根源坚实而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院
[1] Lakoff,George,Mark Johnson. Conceptual Metaphor
in Everyday Language[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80(8):453-486.
[2] 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J].外语学刊,2005(3):41-45. [3] Lakoff,George,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 Richards,Ivor Armstrong.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5] 杨永林,门顺德.语言相对论与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比较
研究[J].现代外语,2004(3):294-301.
[6] 维果斯基,列维·谢苗诺维奇.思维与语言(Thought and
Language)[M].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7] 洪堡特,威廉·冯.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
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 高一虹.沃尔夫的普遍主义思想[J].外语研究,2001(2):
24-27.
[9] Sapir,Edwar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Brace,1921.
责任编校 君 羊


推荐 教练知识库

联系我们